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无数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寄托,而在春节来临之前,扫尘这一传统习俗宛如一首古老的歌谣,奏响了辞旧迎新的序曲,在岁月的长河中悠悠传唱。
扫尘,又称扫屋、扫房、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尧舜时代,传说,古代的颛顼氏有三个儿子,死后变成了疫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人们为了驱逐疫鬼,便在每年的春节前进行大扫除,以祈求来年的平安健康,随着时间的推移,扫尘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习俗。

在我的家乡,扫尘通常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进行,按照传统的说法,“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一天是神明上天述职的日子,人们会在这一天将家中打扫得干干净净,以迎接神明的归来,当这一天到来,整个村庄都弥漫着一种忙碌而欢快的气氛,家家户户都会早早地起床,准备好扫帚、抹布、水桶等清扫工具,开始了一场热火朝天的扫尘行动。
清晨的阳光洒在院子里,我跟着父母一起开始了扫尘,父亲手持一把长长的扫帚,站在梯子上,仔细地清扫着屋顶的灰尘和蜘蛛网,他的动作熟练而有力,每一下都仿佛在拂去过去一年的疲惫和烦恼,母亲则拿着抹布,擦拭着家具、门窗和墙壁,她的眼神专注而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我也不甘示弱,拿起扫帚,帮忙清扫地面,虽然我的动作还不够熟练,但我却充满了热情,仿佛在为新的一年注入一份新的活力。
扫尘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打扫房屋的表面,还要对家中的物品进行一次彻底的整理和清理,那些闲置已久的物品,被我们一一翻了出来,有些物品虽然已经不再使用,但却承载着我们过去的回忆,我们会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保存起来;而有些物品则已经破旧不堪,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将它们扔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仿佛在与过去的自己进行一次对话,回顾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同时也为新的一年腾出更多的空间。
除了打扫房屋内部,院子也是扫尘的重点区域,我们会将院子里的落叶、杂物清扫干净,然后用清水冲洗地面,让整个院子焕然一新,在院子的角落里,我们还会种上一些花草,为新的一年增添一份生机和活力,看着整洁干净的院子,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扫尘不仅仅是一种清洁行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表达,在扫尘的过程中,我们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勤劳、节俭、团结等,我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为家人创造了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家人的关爱和祝福,扫尘也是一种与邻里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方式,在扫尘的过程中,我们会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扫尘的方式和意义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请家政服务来进行扫尘,虽然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但却少了一份亲自动手的乐趣和意义,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扫尘这一传统习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永远不会改变,它依然是我们迎接新年的重要仪式,是我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扫尘的过程中,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些往事,那时候,家里的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每年春节前的扫尘都是一件大事,全家人都会齐心协力,用最简单的工具和最朴素的方式,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虽然那时候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我们却拥有着无尽的快乐和温暖,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那份纯真的快乐和温暖却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扫尘结束后,我们会在门上贴上春联,挂上红灯笼,让整个家充满了节日的气氛,看着焕然一新的家,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我们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幸福美满,我们的事业会更加蒸蒸日上。
扫尘,这一古老而又传统的习俗,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新年的大门,它让我们在忙碌和疲惫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温暖,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拂去旧尘,迎接新的希望和挑战,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