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定义是什么?
定义1:一个生物群落及其生态系统之中,各种对立因素互相制约而达到的相对稳定的平衡。
定义2:生态系统各组分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反馈等作用而处于结构与功能相对协调的稳定状态。
定义3:生态系统处于成熟期的相对稳定状态, 此时, 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接近于相等, 即系统中的生产过程与消费和分解过程处于平衡状态。
定义4:在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定义5: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均处于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状态。
简述生态平衡的基本特征?
又称自然平衡。
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 生物与环境因素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相对协 调和稳定状态。是自然界的一种规律性现象和人类 从事正常生产与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任何生态系 统对外来的干扰都有一定的自消化能力。但当外界 的干扰超过这一调节能力时,就会破坏生态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轻则影响生产和生活的顺利进行,严重 的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例如:“三废”的大 量增加,会造成城市环境破坏,危及人体健康;森林 破坏会造成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等等。生态平 衡是动态的平衡。人们既要适应自然,又要改造自 然。人们可以通过合理组织社会生产和工程建设创 造和建立更适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态平衡,以获得 更佳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什么生态是一个彼此相依共生的大系统?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千百年来,九曲黄河奔腾向前,哺育着炎黄子孙,孕育了华夏文明,是滋养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由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五大沙漠沙地等生态脆弱区,一直以来体弱多病,水患频繁。保护和治理黄河,是黄河两岸人民孜孜以求的美好夙愿,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吹响了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冲锋号,统筹谋划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和草。生态是一个彼此相依共生的大系统,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各人自扫门前雪”,很容易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造成生态的系统性长期性破坏。只有树立系统思维,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才能维护生态的自然平衡。
正是基于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强调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对山水林田湖草实行一体化统筹,重点加强对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的自然生态保护。这一从系统和全局提出的生态治理思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障山河长久安澜的根本之道。
整体性保护。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重在保护先行。我国生态环境虽复杂多样,但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在全局上考虑、从整体上谋划。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永续利用,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把应该保护的都保护起来。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超过1.18万处,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8%、领海面积的4.6%。其中,拥有世界自然遗产14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世界地质公园39处,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系统性修复。这些年来,我们持之以恒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下大力气整治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抢救性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使透支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我国森林覆盖率从本世纪初的16.6%增加到23%左右,沙化、荒漠化、石漠化土地面积年均分别减少约2000平方公里、2400平方公里、39万公顷。在此基础上,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等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推进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筑牢生态安全的防线
为什么说保护生态平衡非常重要?
保护生态平衡非常重要,是因为: 1.大自然哺育着一切生命,为人类的生存、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形成了今日的文明世界。但由于无知,人类的某些活动极大程度破坏了生态平衡,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因而受到大自然严厉的报复。四五千年前在人类历史上曾灿烂一时的“巴比伦文化”,由于植被破坏而销声匿迹了,世界最大的沙漠——撤哈拉大沙漠的一些地方,几千年前曾是牧草青青、牛马肥壮的天然牧场,因过度放牧而变成沙海;我国西北广大地区,四千年前也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如今林海湮没,水土流失,北方九省万里风沙线上,平均每年沙化面积二千万亩,风沙进逼北京城。我们还不会忘记,在西北,历史上有多少古城为风沙吞噬啊! 2.严酷的现实摆在人们面前。据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1万平方公里,每年土壤流失达50亿吨。其中,黄河平均每年泥沙流量达16亿吨,而土壤的形成非常缓慢,几世纪才形成一英寸,表土层一旦流失,就很难恢复。况且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本来就少,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流了多少血汗哪!黄河流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 3.生态平衡的破坏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是世界性的,臭氧是阻挡宇宙中紫外线的天然屏障,但由于现代化设备排出的大量的一氧化碳等物质,消耗了臭氧,紫外线乘虚而入,侵害人体。二氧化碳的剧增,破坏了地球与外层空间的热交换平衡,使地球持续增温,南北极的冰雪也开始融化了,还有珍奇的动物绝迹,气候恶劣等等。 4.生态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一旦受到破坏,有些平衡就无法重建了,带来的恶果可能是人的努力无法弥补的。例如,五十年代,我国曾发起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的运动。可是在大量捕杀了麻雀之后的几年里,却出现了严重的虫灾,使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的损失。后来科学家们发现,麻雀是吃害虫的好手。消灭了麻雀,害虫没有了天敌,就大肆繁殖起来、导致了虫灾发生、农田绝收一系列惨痛的后果。因此人类要尊重生态平衡,帮助维护这个平衡,而绝不要轻易去破坏它。 5.惨痛的教训教育了人们,人类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终于醒悟了,开始保护大自然,维持生态平衡,为自身的生存而斗争。我国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颁布了一系列的条令,号召植树造林,保护自然。像东北防护林体系就已收到一定效果。但我们还应看到,毁林、污染环境的事件仍在不断发生,一些人甚至无视法律。所以我们必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制止这些行为,教育人们不要为眼前利益所迷惑而忽视长远利益,干出遗害后世的愚蠢事情,成为千古罪人,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生态平衡,让生活更美好吧! 综上所述,保护生态平衡非常重要。
如何保持生态平衡?
1、 保护生态系统。不过多的砍杀,猎杀动物。人们往往追求美食而捕杀或者猎杀动物,或者要动物的皮毛而猎杀动物,过多的猎杀会导致物种的灭亡,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生态系统的不平衡。
2、保护生态环境。由于工业的发达,尤其是重金属工业,排放出很多的空气污染水污染,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态环境。在这方面,我们要提升我们的过滤系统,处理好污染源,确保不会污染到我们的环境。
3、植树造林。我们要更加大力度的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被,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绿色。树木可以有效的吸收我们生活的二氧化碳之类的有害气体,可以对我们的环境起到净化的作用。
4、废物利用。很多东西都是不可再生的。所以我们要有效的利用它们,建立完善的回收系统,让他们可以再次为我们所用,减少我们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开采。
5、合理利用资源。我们要合理利用资源,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要珍惜,保护好。或者尽量用别的能源代替,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增长过快,也是一个很大的生态考验。人口越多,所需要的资源也就越多,而很多的资源是不可再生了,这就会导致不平衡的发生。所以把人口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也是一个很有用的措施。
7、让更多的人有生态平衡的意识,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学习和了解,生态平衡对我们的影响,知道如何让生态更加平衡,认真落实有助于生态平衡的措施,人人参与,才更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