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武僧天赋,915武僧天赋及盟约选择?
酒仙盟约选择
优先推荐格里恩,解debuff这一点非常关键。
偏向防御向的话也可以选择通灵领主。
格里恩适用很广:既有伤害,又有精通带来的躲闪、天神酒更厚的增益,瓶子可以回血解DEBUFF以及大米的死疽。
奶僧盟约推荐法夜,比起其他的更好用。
妖魂踏的功能:
一次范围内两次治疗,群体玄秘掌,并且为一定范围内有限的目标提供精华泉BUFF。
无论是其本体伤害/本体治疗量/精华泉治疗都要求你的目标处于技能动画的范围之内。
踏风这里推荐格里恩,和酒仙的也可以通用,单体上输出更高。
输出上温西尔也可以选择,不过没有格里恩通用。
其他的盟约其实都可以选择,不过我们在这里哟优先推荐格里恩。
玩法的思路核心是:堆精通和全能,使得增伤达到极致。通过爆发期的主动急速饰品以及天神橙装的急速,在盟约技的30秒内压出更多怒雷和旭日,那么单体自然而然就高了。
魔兽世界玩个什么职业好?
魔兽世界职业
魔兽世界经历了这些年,我玩遍了所有职业,到今天对游戏中的装备已经没有太多的追求了,反而对外观和帅气有更深层次的要求,目前来说,各职业被同化的非常严重,职业特点不鲜明,所以玩哪个职业都差不多,既要满足好看又要满足好玩,我来推荐几个种族+职业吧。
种族首先一个职业的好看必须要有种族的支持,一个地精角色,什么职业都不好看,目前我觉得比较好看的种族,人类女,暗夜女,德莱尼女,牛头男,兽人男,血精灵女,这些种族几乎可以练所有的职业了,下面再说说职业。
职业目前来说,我觉得魔兽世界好玩的职业有德鲁伊、DH、圣骑士、战士。
牛头人战士
牛头人是魔兽世界中模型最大的可选种族,板甲又是最帅的幻化甲种,战士也是我一直坚持玩的职业,虽然战士现在处于不上不下的情况,但是战士依然是我心中最帅的职业。
兽人战士
推荐兽人战士是因为游戏中有个别幻化装备只有兽人拿着才好看,才有更多的代入感,比如獠牙肩膀,血吼之类的。
人类圣骑士/德莱尼圣骑士/血精灵圣骑士
人类女是联盟人口最多的种族,而血精灵占全国服人口三分之一,这足以说明这两个种族在玩家心中的重要性,至于德莱尼女是我个人觉得最好看的种族,超过血精灵,职业方面,圣骑士更不用说了,帅气的代名词,并且三系天赋可攻可守可治疗,可玩性也非常高。
暗夜精灵德鲁伊
德鲁伊是我心中最好玩的职业,各种变形,独特的四系天赋,野外变身互动方便,进战斗也可以变鹿跑路,总之休闲的话,德鲁伊绝对是最好玩的职业,至于种族方面,德鲁伊可选种族只有4个,暗夜,狼人,牛头,巨魔,虽然小德大多数时间处于变身状态,但是偶尔取消变身的时候,还是暗夜精灵最好看。另外德鲁伊各形态的外观也有非常好看的,所以幻化党们别再说小德没有幻化了。
DH
DH是军团再临版本上线的新职业,无法选择种族,但是暗夜精灵和血精灵的模型本身就是游戏里最好看的种族了,再加上DH是新职业,还有最强福利幻化蛋刀,技能炫酷,种族帅气,还能飞天,所以没有玩过的一定要练一个DH。
以上就是我觉得魔兽世界中又好看又好玩的种族了,如有遗漏,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补充。
各位粉丝小伙伴们,胖哥衷心的邀请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游戏角色截图发给我,以后发文合适的图片会第一时间贴上,让更多的玩家看到你的游戏角色哦。有的话可以私信哦。
关注胖哥游戏说,专注解答游戏问题,小手一抖点个赞呗!武僧用什么武器?
你好,武僧能使用的武器如下——踏风/酒仙:法杖、长柄武器、单手斧、单手锤、单手剑、拳套织雾:法杖、单手锤、单手剑、拳套、副手武器此外织雾也可以用单手斧和长柄(这二者没有智力系的),另外踏风/酒仙可以双持,织雾只能用副手武器从原则上讲只要是当前天赋能用的武器武僧都是可以用的(踏风/酒仙敏捷系、织雾智力系)细化一点就是,在同装等下对于踏风双持>双手(例如两把553的单手VS1个553的法杖,选择两把);对于织雾主手+副手>法杖(例如SOO中6号副手+8号主手>12号法杖);而对于酒仙则双持双手差不多希望能帮助到你^^
魔兽世界的什么职业耐玩?
魔兽世界职业都挺不错,之前05年到09年一直玩术士,发糖,跑本拉人。这次回归后我练了35级术士放弃了,宝宝单一,从网上攻略,结合自己的确没那么多时间参加公会活动下副本,本来就是玩的怀旧服,做一个休闲玩家吧,又建了一个猎人号!之所以推荐猎人是因为:
1.猎人有宝宝抗怪,升级打怪轻松,还可以假死,省下副本跑尸;
2.猎人可以抓各式各样的宝宝,我是被宣传画面接人带宠物吸引了,有收集宝宝控,尤其抓到稀有宝宝很有成就感,例如前天碰运气抓了一只黑狮子修玛,不容易,去抓扫荡者,红色风蛇天空之刃,剃刀沼泽盔甲猪,过一会等40左右再去看看断牙,攻速1.0最快的野兽母狮子,猎人的终极目标,都想抓,打法师好用!
3.猎人可以参加4法1猎AA队,升级快!组队和单刷都能给你提供很好的游戏体验!
最后祝你在艾泽拉斯游戏快乐!
近代史上河南籍名将都有谁?
到1965军衔制取消时,河南共有将军109名,其中上将1名、中将9名、少将99名。上将即许世友将军。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有两位开国少将被授予上将衔,就是尤太忠将军和李德生将军,同期万海峰将军晋升为上将。至此,河南共有四位上将。巧合的是,这四位新中国时期的河南籍上将都来自信阳。
要说河南近代最著名的将军,非彭雪枫将军莫属。彭雪枫(1907-1944),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组织过土城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通过大草原,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2009年9月10日,彭雪枫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彭雪枫,是公认的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智勇过人的名将。
遵义会议之后,很重要的一场战役就是遵义战役,战役的高潮点就是攻打娄山关,彭雪枫当时率领的红军十三团是担任打娄山关的主力,继娄山关打下来以后,他又在军团彭德怀的领导下,二下遵义城,取得了遵义战役的胜利。
抗日战争爆发后,彭雪枫先后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新四军第四师师长。他组建自己的骑兵部队,横扫中原大地,在洪泽湖地区取得了著名的淮北反“扫荡”作战(又称33天反“扫荡”斗争)的胜利,取得了敌我伤亡比例5:1的辉煌胜利。
1943年3月,彭雪枫新四军第四师参加山子头自卫反击战,是役大获全胜,活捉苏鲁战区副司令长官、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击毙顽军头目王光夏及独立第六旅旅长李仲寰。
1944年9月上旬,率部西进,涤荡各地顽军,基本上收复了豫苏区八个县的地区;在围歼夏邑县八里庄顽军时,彭雪枫同志亲临前线指挥,不幸中流弹牺牲,时年三十七岁。
牺牲时彭雪枫任新四军第六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对比当时的新四军序列,第一师粟裕大将,第二师张云逸大将、罗炳辉,第三师黄克诚大将,第五师李先念;彭雪枫牺牲以后,接任他第四师长是张爱萍上将,这么算的话,要是彭雪枫将军没有牺牲的话,差不多可以到大将。
上将许世友:传奇将领,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出身贫苦农家,曾在少林寺当和尚。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副部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副旅长,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山东纵队参谋长,胶东军区司令员。在土地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世友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军委常委等。1985年10月因病去世,享年81岁。
中将李雪三李雪三,焦作修武人,西北军出身,宁都起义的一员。
因为有一个在军阀部队中当军官的叔叔,出身贫寒的李雪三得以走上从军之路。宁都起义之后,他长期在部队中做政治工作,走过长征,又回到了北方,在徐海东领导的红十五军团任职。八路军成立,这支部队编成了344旅,然后南下和新四军会师,发展成了新四军第三师,抗日战争胜利,李雪三在黄克诚的率领下,挺进东北,他当过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第三十九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东北战场一系列战争。建国后,李雪三当过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中将王秉璋安阳市安阳县人。王秉璋跟李雪三的经历非常相似,他们可以说是战友,原来都在冯玉祥的部队,1931年参加了宁都起义。起义之后,王秉璋给红五军团长季振同当传令兵班长,后来王秉璋被调到红一军团任职,走完长征。
八路军成立,王秉璋在115师司令部当作战科长,在林总的身边工作。115师挺进山东,王秉璋接替杨勇当过代理教导第三旅旅长、教导第四旅旅长,然后长期在冀鲁豫军区任职。冀鲁豫军区走出了刘邓大军第一纵队、第七纵队和第十一纵队,王秉璋是第十一纵队司令员。当年的中原野战军只有7个主力纵队,王秉璋和陈锡联、陈再道、陈赓、王近山、杨勇、秦基伟等都是纵队司令员。王秉璋是第十七军首任军长,建国后改行当了空军,是新中国的首任空军参谋长,后来还当过空军副司令员。中将刘少文刘少文,信阳县人,早年留学苏联,回国后给瞿秋白当过秘书。可惜的是瞿秋白没有参加长征,后来惨遭杀害,而刘少文参加了。刘少文还参加了伟大的遵义会议,他是会议的秘书,亲眼见证了这一伟大的时刻。
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刘少文的名字,他没有在前线领兵打仗,而是长期在白区从事情报和统战工作,和潘汉年是战友,遗憾的是潘汉年没有军衔,而刘少文最终授了中将。建国后,刘少文当过军委第二部部长等职。中将张祖谅张祖谅,信阳商城人,是名扬朝鲜战场的志愿军军长。他本来是第六十军的军长,因为身体原因,刚开始没有参加入朝作战,结果由韦杰统领第六十军进入朝鲜战场,其中一个师严重失利。消息传来,张祖谅再也坐不住了,立即奔赴朝鲜战场。老军长归来,第六十军很快打了一个翻身仗。张祖谅一战成名。回国后,张祖谅被许世友抢到南京军区当参谋长,他兢兢业业工作,直到病死在任上。中将钱钧钱钧,信阳光山人。钱钧是许世友的少林寺同门师兄弟。从13岁进入少林寺,到18岁离开,钱钧苦练了5年武功,有一身硬功夫,尤其擅长铁砂掌,能手劈青砖岩石。他和许世友是同乡,都因家中穷得没法存身,小小年纪,就流落到少林寺当苦役。他比许世友迟三年进寺。两个人一起在寺中呆了五年,同一年出的寺门。当时寺里僧人云集,两个“菩萨”虽在一座庙里,却各不相识。直到长征到了延安,他们彼此谈起往事,才知道原来还有这等事。抗日战争时期,钱钧和许世友都战斗在山东,只不过许世友是胶东军区司令员,钱钧在鲁中军区。建国后,钱钧曾接任胶东军区司令员。在许世友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时,钱钧当过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将吴先恩信阳新县人。吴先恩是一位参加过黄麻起义的老红军。他的名字和当年的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很像,没错,他俩是一个村的好朋友。正是在吴焕先的带领下,吴先恩走上革命道路。吴焕先还是吴先恩的入党介绍人。可惜,吴焕先牺牲在长征路上,建国后,吴先恩写了情真意切的回忆吴焕先的文章。在最困难的时候,没有吃的,他们只得扒老乡的红薯吃,还留下字条和白洋五元。红军长征结束后,吴先恩参加了西路军,西路军失利,吴先恩突围了108天,终于回到延安,受到了朱老总和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后来,吴先恩长期战斗在晋察冀,建国后当过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中将范朝利范朝利,信阳新县人,红四方面军的一位老将,长期担任参谋长一职。长征后期,他就是红四军第十师的参谋长。八路军成立,他在陈锡联领导的769团当参谋长,陈锡联升任385旅旅长,范朝利还是参谋长。到解放战争时期,范朝利在刘邓大军第二纵队当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十军成立,杜义德担任军长,范朝利是副军长。建国后,范朝利当过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他非常高寿,活了99岁。中将张池明张池明是新县泗店乡人,他是英雄的红二十五军将领。吴焕先救过他的命。张池明被“肃反”派抓起来,吴焕先发现后,非常吃惊,这个十五六岁的娃娃怎么也成“肃反”派了?吴焕先经过询问,亲自把张池明保释出来。如果没有吴焕先的相救,张池明可能就被当成“肃反”派错误杀害了。然后,张池明就在吴焕先身边做秘书工作,跟随吴焕先战斗了三年之久,直到吴焕先牺牲。张池明和李雪三的经历很相似。抗日战争爆发,他先是八路军,然后跟随黄克诚南下,加入新四军第三师,最后挺进东北,所不同的,李雪三在第二纵队,张池明在第六纵队。李作鹏担任第四十三军军长,张池明是军政委。建国后,张池明也是在总后勤部任职,当过副部长和政委等职。中将郑维山张池明是新县泗店乡人,郑维山和他是老乡,也是泗店乡人。显然,郑维山的名气要在张池明之上。事实上,郑维山应该是河南9位开国中将中,名气最大的一位,也是成就最大的一位。上面八位,有做后勤工作的,有当参谋长的,有政委,而郑维山是带兵打仗的司令员,是一名威风凛凛的虎将,他是华北战场第三纵队司令员,这一点只有王秉璋可以与之相媲美。但是后来的成就,就无人能与郑维山相媲美了。吴先恩、范朝利和钱钧,都只当过大军区副司令员,而郑维山不但当过北京军区司令员,还当过兰州军区司令员,他是河南9位开国中将中,成就最大的一位。在郑维山的家乡,当地政府为他修建了管理很完善的故居和纪念馆,供后人瞻仰缅怀。而至少到现在,我还没有找到其他8位开国中将的故居或纪念馆。少将尤太忠1918年,尤太忠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光山砖桥镇陈岗村尤岗,家境贫寒。他13岁的时候参加了红军。由于年纪太小,领导让他在部队中当勤务兵和司号员。在过草地的时候,尤太忠身患重病,不能走路。尤太忠遇到了詹才芳将军。詹将军说:“这个大个子肯定是打仗的好手,好好养着肯定有用处,给他个马尾巴吧!”就这样,尤太忠靠拉着詹才芳将军的马尾巴走出了草地。
解放后,尤太忠将军担任过北京军区副司令、成都军区司令、广州军区司令。1988年在上将中,有两位是1955年的开国少将,就是尤太忠和李德生。而李德生,也是尤太忠将军的儿女亲家。尤太忠的女儿嫁给了李德生的儿子李和平,李和平是一位军人,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担任过12军36师的副师长。
尤太忠将军的小儿子尤海涛曾任第42集团军军长,于2014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2016年1月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副司令员。
少将李德生李德生于1916年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李家洼村。1928年时,李德生的家乡解放了,他成了儿童团团长。1930年,14岁的李德生参加了红军,在川陕根据地一次反围攻的战斗中,他不幸被子弹打中左胸,受了重伤,因为伤及神经,一只手留下了残疾。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李德生因为作战勇敢,从排长升为团长。
1949年时,李德生成为野战军35师师长。1951年3月,李德生同志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5师师长、副军长、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先后率部参加了第五次战役、金城以南地区防御作战和上甘岭战役。在金城以南地区防御作战中,他率第35师先后与敌人进行大小战斗421次,歼敌1.9万余人,改善了我军的防御态势。在上甘岭战役第二阶段,他奉命统一指挥在前线作战的第12军、15军所属部队,机智灵活,浴血奋战,反复争夺,击退敌人数百次猛烈进攻,赢得了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
1954年,李德生任12军军长,次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3年到1985年这十余年间,李德生同志一直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员。1973年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李德生少将入选政治局常委。1988年时他被授予上将军衔。2011年5月,李德生将军因病逝世,享年96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