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科举答题器,历史上有哪些劣迹斑斑的女人?
好的,主妇来答!
由孙俪主演的《芈月传》,前几年曾经火爆一阵子。女主角芈月不但聪慧过人、足智多谋,并且有情有义,但只是被迫卷入了政治中。
后来,芈月历经苦难,顺利当上太后,结局完美。
然而,这只是电视剧中的芈月。事实上,她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冷酷、放荡的女人,跟“心思单纯、与世无争”一点边都沾不上!
首先,她的身世跟电视剧不符
据《史记》记载:“其先楚人,姓羋氏”,只是说她是楚国人,但并没有明指她是楚国公主。
由于史料不详,我们只能推测一下:芈月如果是楚国的公主,带着这样的背景嫁到秦国之后,不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第八品中的“八子”了,应该高贵得多。
她的八品之位,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变,即使她为秦惠文王生了三个儿子,依旧还是“八子”的称谓,可见在看重“身份”的战国时期,芈月母族不会是王族。
其次,她绝非一弱质女流,而是一位铁腕女强人
电视剧中把她塑造成一个“弱质女流”,被迫裹进政治旋涡,这实在是太美化她了!
她先是乘国家内乱回到秦国,然后与弟弟联手帮助公子稷登上王位,使其成为秦昭王。接下来,她顺理成章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后,又暗箱操作,让秦昭王成为傀儡。
事实上,在芈月入主后宫之后,任何人如果拿鄙视女人的眼光来看她,必将自尝苦果。靠着她的心狠手辣,这个三十岁的成熟美妇人一跃成为封建社会里后妃执政的鼻祖。
成为了太后,她执掌着秦国的战车,在长达三十六年的时间里所向披靡,使秦国达到了全盛时代。
同时,为了巩固幼子的王位,她用联姻来跟她的母族楚国交好。先是让自己的儿子迎娶楚国的公主为王后,后又将秦女嫁与了楚国。
与此同时,执执掌了大权的宣太后开始任用自己的亲信,让自己母亲的族人向寿担任秦国的宰相,娘家人非显即贵。
第三,她并非心思单纯之人,而是私生活放荡的女人
义渠是河套地区的一支古代民族,长期与秦国发生战争,实力不俗。
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派兵攻打义渠,攻取了徒泾等二十五座城池,义渠国力大损。秦昭襄王继位时,内忧外患不断,芈月深感不安。
这时,义渠王前来朝贺,宣太后见其相貌不凡,仪表堂堂,就主动与义渠王私通。两年过后,她为情夫生下两子。
然而,等到秦朝内乱平息,芈月便无情地杀掉了义渠王和这2个孩子。《史记·匈奴传》中记载:“诈而杀义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义渠王万万没想到自己满怀希望的去见自己的老情人,却落得一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要知道,义渠王死不足惜,这两个孩子可是从她肚子里生下来的啊!其手段之残忍,令人不寒而栗。一切都稳定后,芈月便开始大肆宠幸男宠,十分风流,
她有个情夫叫魏丑夫,宠爱多年。在芈月病重时,传令让魏丑夫为自己殉葬。
魏丑夫得知后十分害怕,不想活活被送进坟墓,就请好友庸芮到太后面前替自己求情。
庸芮问太后:
“人死后是否能够感知到人世间的事情呢?”
太后躺在病榻上,有气无力地回答说:“不能。”
庸芮转入正题:“既然人死后不会有什么知觉,那您又为何要将自己心爱的人置于死地?”
太后叹息道:“我舍不得他,想让他陪我。”
“如果死人真的有知觉,那么先王早就因出轨之事对太后您恨之入骨。太后您弥补过失都来不及,又怎么能和魏丑夫有私情呢?”庸芮直击要害,毫不留情地揭她的短。
太后没有发怒,想了想觉得他所说有理,于是撤销了魏丑夫为自己殉葬的旨令。
如此的她,你还觉得芈月是你的“白月光”吗?
第四,她薄情寡义,见死不救
公元前307年,楚怀王派兵包围韩国,韩襄王派尚靳出使秦国,想劝说秦国出兵相助。
尚靳见了太后,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说她尽快派兵救援,晓以利害。
没想到,宣太后芈月说什么也不同意派兵救援,她对尚靳说:“当年我服侍秦惠文王时,大王把大腿压在我的身上,我感到身体疲倦不能承受。而他把整个身体都压在我身上时,我却并不感觉到重。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尚靳表示不解。
太后洋洋得意:“这是因为这样对我比较舒服。秦国要帮助韩国,如果兵力不足,粮草不济,就无法解救韩国。解救韩国的危难,每天要耗费数以千计的财物,这对我来说很不舒服。”
“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史记》结果,尚靳无功而返。
接着,韩襄王又派张翠出使秦国,告诉昭襄王说:“如果秦国不出手相救,韩国只能投降楚国了。”
昭襄王大惊,认为韩国一旦投靠楚国,楚、韩两国就会挟持魏国来危害秦国,于是下令出兵助韩。
楚国闻讯后,立刻撤军。
后记
公元前265年10月,控制了接近四十年秦国朝堂的宣太后病逝,终年77岁。值得一提的是,秦昭王继承了自己母亲的长寿基因,在秦王这个岗位上又奋斗了15年才去世。而他的曾孙就是千古第一帝——秦始皇嬴政。
纵观芈月一生,她私通情人,不能算一个好妻子,应该愧对自己的丈夫。但从做母亲的角度上来讲,她却无愧秦昭襄王。
相比于史上以女人专权闻名的吕雉、武则天、慈禧等人来讲,芈月倒略胜一筹。吕雉操控儿子,武曌打压儿子,慈禧囚禁儿子,因此刘盈、李旦、同治及光绪都是傀儡皇帝。但芈月却造就了一代雄主——秦昭襄王,并把大秦推向了巅峰。
但尽管如此,电视剧中对她的塑造,仍是太过美化、甚至完全与历史不符。她有这样一句台词:“未遇见秦王之前,月儿只知看中儿女之情,白水鉴心清澈如溪,结识秦王之后才知这世上还有另一种高岸深谷的情义”——她的谓的情义,只不过是贪婪地恋权,哪里是秦王!
一家之言,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正,谢谢!
朱温的哪些行为不如禽兽?
密谋杀死唐昭宗
唐昭宗是唐王朝倒数第二个皇帝,也可以说是最后一个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最后一个哀帝其实只是个傀儡,真正掌权的是朱温。昭宗是一个颇想有一番作为的皇帝,即位之初便想整顿宦官当道的局面。不过,此时的唐王朝已经大厦将倾,想要力挽狂澜几乎是不可能了。
唐昭宗
公元895年,节度使李茂贞占领长安。唐昭宗被迫出逃投靠李克用,可半路上却被李茂贞盟友韩建截胡。于是,韩建把昭宗抓走监禁在华州,时间长达三年。而此时,朱温已经占领了东都洛阳。李茂贞为了抗衡朱温,决定把昭宗放回长安。不过,形势很快急转直下,宰相曹胤想借朱温的力量除掉宦官,而宦官头子韩全诲又联合李茂贞保卫长安。半年后,朱温打到了长安,昭宗被韩全诲挟持出逃。在凤翔昭宗及李茂贞人等被围了一年多,终于撑不住投降,昭宗也被献给了朱温。
长安
第二年,朱温野心膨胀,将昭宗迁到由他控制的洛阳。队伍走到一半时,朱温将昭宗手下的二百余人都杀死,全部换成了自己的亲信。昭宗暗暗派人去给地方诸侯捎信,托他们出兵勤王。藩镇中的四个王都收到了密信,他们虚张声势地发出兵檄文,讨伐朱温。朱温一瞧这声势,皇帝不能留了,于是密谋与自己的养子等人除掉昭宗。
朱温
堂堂一国之君,就这样死在了朱温的屠刀下。
好色无度,杀人如麻朱温和自己的结发妻子张惠很恩爱,所以妻子在世时他不至于见一个女人就上一个,见一个不顺眼就杀掉。
但是妻子去世,他就无所顾忌了。公元907年,朱温逼皇帝退位,改元建梁。想威慑天下,显得我老朱最强怎么办,那就把不服我的杀个一干二净。于是,他开始大肆屠杀唐朝的官员,看不顺眼的手下也杀,养子表现不好了,那就给他个罪名逼他死。于是,这个刚刚登上皇位的君主,把忠于自己的,不忠于自己的,都杀了个遍,弄得朝廷上下人人惶惶。
嗜杀是一方面,这个朱温还是个大色鬼。一次,他到洛阳巡幸,住在魏王家中,见到魏王的媳妇、儿媳妇长得挺标志的,就把她们一个个都强奸了。不仅如此,朱温还经常玷污自己的儿媳,而有其父必有其子,他的儿子、养子们还以把自己的媳妇献出去为荣。自己的老婆就是朱温的妃子,这是什么逻辑?朝廷上下,淫风一片,朱温整日沉醉在温柔乡中。
公元912年,朱温患病欲传位给养子朱友文,恰被侍寝的儿媳张氏得知了。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丈夫朱有圭,朱有圭听后立马闯进寝宫,一剑刺死朱温,夺取了皇位。
朱温
一生荒淫无度,杀人如麻的朱温,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可笑的人生。
欢迎关注小豪说历史,我将会持续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历史故事,谢谢!神武手游更新到几点?
神武手游更新到凌晨4点神武手游的服务器在美国,所以更新时间为北京时间凌晨4点这个时间也考虑到了玩家的休息时间,不会太影响玩家的游戏体验如果你想看更新的情况,可以事先下载游戏更新,然后在更新的日志里查看更新内容及时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当初为什么不嫁到四大家族中?
林妹妹的母亲贾敏是贾母的小女儿,是真真正正娇生惯养、金尊玉贵长大的千金小姐。
来看一下这位小姐的出身:父亲贾代善是第二代荣国公,母亲是史家的小姐,贾敏本人是嫡出。
这样高贵的出身,让贾敏婚事有着无数的选择性;这样高贵的出身,就算去配真正的皇亲贵胄,也未必配不上。
四大家族只是贾敏的选择之一,至于她为什么没有嫁到四大家族中,原因也许并不复杂,有的时候只是读者想多了。
一.薛、王、史三大家族中并没有合适的人选
门当户对、年貌相当,是古人择亲时的一般规律。荣国府对待贾敏这位嫡出的小姐,自然也绝不会例外。
首先来看一下薛家:
荣国府根本不会考虑薛家这样的门户!
薛家的地位太低,当年紫薇舍人薛公的余荫已经照不到现在的薛家。
《红楼梦》这部小说对地位的尊卑描写非常明显,连尤氏的继母尤老安人,都明显地写出了她有安人的诰封,是个小官宦的妻子。
可对薛姨妈的称呼呢?
始终是简单的薛姨妈,这足以证明薛姨妈根本没有诰封,也就是说薛姨妈的丈夫根本没有官位。
他就是一个普通的皇商,他的弟弟连皇商都算不得,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
贾敏同薛姨妈和薛蝌之母平辈,如果嫁进薛家,要么嫁给薛蟠的父亲,要么嫁给薛蝌的父亲。
这么低的门第,贾敏这种真正的公侯小姐是不可能嫁入的。
此时薛家被排除。
再来看王家:
王家是世家大族,可贾政已经同王夫人联姻,这桩婚事,已经奠定了两家利益无法分割的基础。此时贾家再把贾敏嫁到王家,按照家族利益来说并不合算。
而且,王熙凤的父亲、王子腾、王子胜都比王夫人和薛姨妈年长。
而贾敏,要比王夫人年龄小很多。
王夫人的长子贾珠比黛玉要大上十几岁,按照这个年龄来推,王子胜至少比贾敏要大十几岁。
从年龄上来说,几个王家的男子均不合适。
此时王家被排除。
再来看史家:
从联姻的角度来说,史家的女儿贾母已经在荣国府生儿育女。贾母的亲生儿子贾赦,将是荣国府未来的继承人。
史家已经同贾家结下了无法割舍的血缘亲情,他们之间的关系,根本用不着再用联姻去稳固!
且不说贾敏这辈,就是宝玉那一辈,贾家同史家都是至亲的血缘。
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虽然也会逐渐淡化,但却不急于一时。等到宝玉和史湘云那一辈儿有了子女,再选择联姻来重新稳固两家的关系,也来得及。
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所以在贾敏那一辈,无论是贾家还是史家,都可以把女儿嫁到其他的人家,以实现家族利益的最大化。
二.贾敏的婚姻,是贾家布局的一部分
贾敏是第二代荣国公的女儿,是金尊玉贵的大小姐不假。可第二代荣国公贾代善,在贾赦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人情冷暖、拜高踩低,世家大族更是如此。
贾代善的过世,意味着整个荣国府马上就要开始转型。
虽然他的儿子贾赦继承了爵位,成为了一等将军。
可知子莫若母,贾赦是什么样的德性,贾母心知肚明。
贾赦就是一个纨绔子弟,根本不足以承担一个家族的责任。
这样的人根本娶不到一个豪门贵族,加书香门第组合,这样人家的嫡女。
他的原配也就是贾琏的生母,一定会是一个贵族小姐。但是她的家族,在朝堂上可能根本说不上话。
而贾政呢?
贾政倒是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去上班,但是天赋的能力和资质摆在那里,他根本不堪大用。
贾政是一个风雅之人,如果他娶一个寒薄的书香门第小姐为妻,不利于家族的稳固。
所以,贾政只能联姻王家。王家虽然不重视教育,可王子腾,却很有发展。
贾政娶了王夫人,就要放弃对婚姻中所有风花雪月的想法,因为那一切王夫人都不懂。王夫人这种女人,连行酒令都不会。
在豪门贵族中,任何一个个体的需要都微不足道。婚姻,首先考虑的是整个家族的利益。
王子腾就算再有出息,对于荣国府的贾政来说来说也只是大舅哥。所以荣国府,还要扶持真正的自己人。
此时的贾家需要在朝中有代言人,可以利用的,也只有贾敏的婚事。
豪门贵族的婚姻,都是两个家族利益的相互交换,贾家与林家也是如此。
贾母的两个儿子虽然无能,但是荣国府国公府第的位置放摆在那里,是世家大族,也有几代人经营下来的人脉。
这样的荣国府会全心全意地扶持女婿,为女婿做后台和靠山。
而荣国府也不会随便挑一个人做女婿。
林如海出身列侯,是真正的贵族。只可惜家族人丁不旺,这算是一个缺点,可在荣国府却算是一个优点。
只有女婿家族人丁不旺,荣国府才会放心地去扶持他。
林如海是探花郎,那可是参加科举考试,实实在在的全国第三名!
他的才华和能力根本不容置疑;他的未来与前途也不可限量。
这样的人才值得荣国府去下血本,把嫡出的小姐贾敏嫁给他。
这桩亲事会完成这样的利益交换:
荣国府有这位女婿做朝中的代言人,
林荣海得到了贾府,甚至是四大家族的整个人脉。
双方互惠互利,彼此双赢。
在这样的利益条件下,才成就了看似美好的神仙眷侣。
探花郎一定才华横溢自不必说,科举三甲象征着一个国家的体面,绝不会有丑陋之人。
绛珠仙子林黛玉的母亲,必然也是个顶级美女。
虽然荣国府是武荫之属,可从贾敏这一辈开始,已经极为重视文化教育。毋庸置疑,贾敏会是一个极有文化的才女。
这样看上去才子佳人、佳偶天成的组合,其中也包含着两个家族的各种算计。
贾敏嫁给林如海,不过是特定时期,荣国府为特定利益而做的选择。在贾敏身上能看到的所有美好与幸福,都只是一个附加的产物。
当家族有需要时,一个女儿是否幸福,根本不会有人去做考虑。
当贾府衰败时,为了振兴家族,贾元春必须入宫,贾探春必须和亲。那个时候,哪有人会在乎她们是否哭损残年,哪怕是她们的亲爹娘!
有哪些名人莫名其妙离奇的失踪了?
我说的这个真是“大名人”,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几乎没有不知道他的。先听听这首诗: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大家是不是从小都会背诵呀!没错,我要说的这位,就是神秘失踪的骆宾王。
神童出世初唐年间,婺州义乌县有座骆家桥,桥边住着一户骆姓人家。公元619年,骆家生了个大胖小子,祖父翻遍了古籍经典,终于在《易经》中找到一句话:“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意思是观国家大治之光辉,入朝辅佐于君王。于是,这个孩子得名骆宾王。
骆宾王天资聪颖,别的孩子还在撒尿和泥玩呢,他已经熟读上百首诗了。有一天,祖父的老友前来做客,两人坐在池塘前闲聊,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儿孙的学业问题。祖父忍不住夸赞:我大孙zei小小年纪就过目不忘、天赋异禀,将来可比他爹有出息多了。
朋友抬起头,看了眼蹲在池塘边、正痴迷地看着一群大白鹅的骆宾王,心想哪有什么神童,便让这孩子露一手。骆宾王真给祖父长脸,未加思索,一首《咏鹅》脱口而出,把两位老人都震惊了。从此,7岁的骆宾王闻名乡里,成了众所周知的神童。
碌碌无为的小职员骆宾王10岁那年,父亲在青州博昌当县令,便把母子也接了过去,一家人终于团聚。然而好日子没过几年,骆父突然辞世,家道从此中落,一家人只能靠亲友救济勉强果腹。
22岁那年,骆宾王也进京赶考,作为一名学霸,他对中榜可是信心满满。但是,初唐时期的科举考试,可不光是看成绩,还要有光鲜的家世以及够硬的后台才行。所以,很多考生在考试之前,不是忙着复习功课,而是四处奔走,与权贵显要攀关系。
没钱又没背景的骆宾王,不出所料的落榜了,他在长安四处奔走,终于在李元庆府里谋得一个九品录事一职。这个官,真是九品芝麻官,每天就是抄抄公文、写写汇报。
李元庆还算惜才,看骆宾王颇有才华,有心为他升职加薪。但是按照流程,骆宾王必须先写一封自荐信,讲述一下自己的优点,可骆宾王居然“耻于自炫,辞不奉命”。接下来的几年里,骆宾王始终是碌碌无为,就是一个小职员。
公元665年,高宗李治去泰山封禅,骆宾王呈上《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哄得龙心大悦,被封为奉礼郎。
客串妇女主任入京做了官,骆宾王渐渐染上了一些不良陋习,看到富家子弟斗鸡赌博,他也跃跃欲试。哪想到运气这么差,刚坐下玩一把,就遇上京城“严打”,骆宾王因此贬官入狱。有了案底之后,再想当官可不容易了,于是他主动要求参军,前往西域戍边,还曾参与对吐蕃作战。所以他这一时期的诗,既带有边塞壮丽的景色,也包含着报国的热血豪情。
西域归来后,骆宾王又入西蜀,担任李义的幕僚,参与过平定蛮族叛乱。在这期间,骆宾王客串过2次“妇女主任”的角色。
原来,骆宾王的好友卢照邻,被贬官四川时郁郁寡欢,是一位郭姓女子陪他度过了那段时光。两人分别时,郭氏已有身孕,卢照邻发誓一定会回来接她,结果日子一天天过去,连个鬼影都没见到,听说骆宾王是他的好友,郭氏便找来诉苦。
骆宾王听说此事,不仅义愤填膺,还写了一篇《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痛斥卢照邻始乱终弃。其实,卢照邻离开四川后就染上疾病,加上仕途不顺,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自己都照顾不好,又怎么能照顾好别人呢?所以,看到骆宾王写的那封信,他也是泪如雨下。
还有一次,一个叫李荣的渣男,抛弃了一位叫王灵妃的女子。骆宾王再次大笔一挥,写下一首《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痛斥渣男的无耻行径。这首诗写的很长,足足100句,共700个字。“一生一代一双人”这样的名句,就出自这首诗。
神秘失踪公元678年,骆宾王被调回长安,再次入朝坐官,一路升职至侍御史。此时,武则天在朝内权力通天,刚正不阿的骆宾王多次上书讥讽,结果被人诬告贪污,再次入狱。一年之后出狱,被贬去台州当了个县丞。
此时的骆宾王已经60高龄,一辈子起起落落,也该退休安享天年了。都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骆宾王同样如此,6年后,他终于干了件大事!
公元684年,武则天废中宗李显,立李旦为唐睿宗,但实权都掌握在武则天手里。同时,武则天还大肆诛杀李唐宗室,气的骆宾王怒发冲冠,班也不上了,跑去扬州追随徐敬业,搞起了“武装起义”。著名的檄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就是在此时写的。
遗憾的是,徐敬业没啥领导能力,本来可以一鼓作气只取长安,可是不听骆宾王等人的劝告,非要来个中场休息,结果给了武则天准备镇压的时间。不到三个月,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从此下落不明。
如果觉得写得还不错,那就给个关注吧:圆桌派,每天三分钟,涨点历史新知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