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复飞,究竟是真降落还是复飞了?
在这场让人心跳加速的事件中,德国汉莎航空的一架波音747-8型客机在洛杉矶国际机场降落时触地后弹跳并复飞。这个令人困惑的画面不禁让人发问:飞机到底有没有成功降落?
事发时,客机在第一次尝试着陆时,轮子触地后出现了明显的弹跳。机组人员迅速采取了行动,拉升飞机并再次复飞。从当时的画面来看,飞机的复飞动作十分果断,似乎表明了飞机并不适合在该情况下着陆。
那么,飞机在触地后再次复飞,算不算成功降落呢?
根据民航界的说法,复飞(Go Around,简称GA)是指飞机在进近着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机场障碍、飞机自身故障或天气条件不佳等,无法正常降落,而必须中止进近并重新拉起转入爬升的过程。在本次事件中,飞机在触地后复飞,属于典型意义上的复飞,而不算成功降落。
为什么会复飞?这并不是一个轻易做出的决定,机组人员在决定是否复飞之前,需要迅速评估多种因素,包括机场环境、飞机状况和天气条件等。如果飞机的复飞时机把握得好,可以有效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触地复飞的风险有哪些?
飞机在触地后复飞,虽然是一项必要且常见的操作程序,但并非没有风险。触地复飞需要机组人员极高的技术和决策能力,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飞机在触地时,会受到巨大的压力和冲击力。如果复飞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飞机机身受损、发动机故障或起火等严重后果。复飞后的飞机还会受到风切变、湍流和雷暴等气象条件的影响,增加复飞过程中的风险。
机组人员在进行复飞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并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果断决策,才能将触地复飞的风险降到最低。
降落后复飞是飞行员失误吗?
通常情况下,飞机降落后复飞并不意味着飞行员的失误。相反,这可能是一种明智的决策,有效避免了更严重的安全事故。
导致飞机降落后复飞的原因有很多,既可能是天气条件不佳、机场状况发生变化,也可能是飞机自身出现故障或机组人员操作失误等。
如果飞机在降落后复飞,乘客不必惊慌,因为这可能是飞行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出的合理选择。飞行员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专业人士,他们时刻以保障飞机和乘客的安全为首要任务。
飞机复飞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乘客在飞机复飞时的感受可能因人而异,但通常都会有以下几种反应:
惊讶:在飞机已经落地的情况下突然重新拉起,乘客会感到惊讶和不安。
害怕:复飞时飞机会经历加速和爬升,这可能会加剧乘客的恐惧心理。
不适:复飞时的剧烈运动会引起乘客的身体不适,如头晕、恶心或耳鸣等。
疑惑:乘客可能对飞机复飞的原因感到疑惑,担心飞机是否出了故障。
尽管复飞可能令人感到不适,但这是保障飞机和乘客安全的重要程序。机舱内的广播会及时通知乘客复飞的原因,帮助乘客理解和配合。
如何防止复飞?
虽然复飞是一种必要且常见的操作程序,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尽量减少复飞的发生:
改善机场环境:扩宽跑道、增设灯光、清除障碍物等,都可以改善机场降落条件。
提高飞机性能:通过改进飞机的设计和技术,提升飞机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加强机组人员培训:提高机组人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和决策水平。
优化天气预报:及早获知并及时通报天气变化,确保飞机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进近和着陆。
乘客配合:乘客在飞行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不干扰机组人员的判断和操作。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减少复飞的发生率,提高飞行安全水平。
你对飞机复飞有什么样的感受或看法?
你认为飞机复飞后,乘客应该怎么做?
你有什么建议可以帮助减少复飞的发生率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和观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