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是一首流传久远的民歌,形象生动地概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二十四节气变化的观察和这首儿歌中的一句“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也引起了我们的好奇,这“春”究竟是指哪一个节气呢?是立春还是春分?
立春:春意萌动,万物复苏
“春雨惊春清谷天”中的第一个“春”指的正是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冬季的结束和春季的开始。此时,气温回升,冰雪消融,大自然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民间有“立春一阳生”之说,意为从这天起,阳气逐渐增强,万物复苏。
春分:昼夜平分,万物生长
立春后十五天,迎来春分。春分这一天,昼夜平分,万物生长。春风拂面,花香四溢,大地盎然。春分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祀先祖,踏青游玩,庆祝春天的到来。
夏满:万物繁茂,雨水充沛
进入夏季后,迎来的第一个节气是夏满。此时,万物繁茂,田野里一片青翠。夏满期间,雨水充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民间有“夏满不落,六月干旱”之说,意为夏满这天的降水量很大,如果不下雨,那么六月份就会出现干旱。
芒种:仲夏过半,收割稻麦
夏满后十五天,迎来了芒种。芒种,意为有芒的麦子快要成熟了。此时,仲夏过半,气温炎热。农民们开始收割早熟的小麦和水稻,为即将到来的秋收做准备。
夏至:白昼最长,酷热难耐
芒种后十五天,迎来一年中最炎热的节气——夏至。夏至,白昼最长,夜晚最短。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气温达到全年最高。民间有“夏至一阳生”之说,意为夏至后,酷热难耐,阳气极盛。
小暑:气候炎热,雷雨频繁
夏至后十五天,迎来了小暑。小暑,顾名思义,天气更加炎热。此时,雷雨频繁,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民间有“小暑大暑,有米不足”之说,意为小暑和大暑期间如果多雨,那么当年的粮食收成就会减产。
大暑:酷暑难耐,高温不退
小暑后十五天,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最炎热的节气——大暑。大暑,酷暑难耐,高温不退。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的范围最大,北半球各地气温达到全年最高。民间有“大暑热得趴窝”之说,意为大暑期间,酷热难耐,人们只能待在家里避暑。
立秋:秋高气爽,万物成熟
大暑后十五天,迎来了立秋。立秋,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此时,气温逐渐下降,秋高气爽。万物成熟,农民们开始收割秋粮。
处暑:暑气消退,秋意渐浓
立秋后十五天,迎来了处暑。处暑,意为炎热的天气结束。此时,暑气逐渐消退,秋意渐浓。民间有“处暑十八盆”之说,意为处暑期间,天气炎热,人们需要用十八盆水来洗澡降温。
白露:露水凝结,秋风瑟瑟
处暑后十五天,迎来了白露。白露,意为天气转凉,露水开始凝结。此时,秋风瑟瑟,气温逐渐下降。民间有“白露身不露”之说,意为白露期间,天气转凉,人们要及时添加衣物,避免着凉。
秋分:昼夜平分,秋意浓
白露后十五天,迎来了秋分。秋分,这一天,昼夜平分,秋意浓。此时,万物凋零,秋风萧瑟。民间有“秋风起,叶落归”之说,意为秋分期间,秋风吹过,树叶纷纷落下。
寒露:露水凝结成霜,天气转寒
秋分后十五天,迎来了寒露。寒露,意为天气转寒,露水凝结成霜。此时,气温进一步下降,早晚寒气袭人。民间有“寒露霜降,百草尽枯”之说,意为寒露和霜降期间,天气寒冷,百草枯黄。
霜降:天气骤冷,霜冻出现
寒露后十五天,迎来了霜降。霜降,意为天气骤冷,霜冻出现。此时,气温急剧下降,大地一片萧瑟。民间有“霜降进补,百病不侵”之说,意为霜降期间,天气寒冷,人们要及时进补,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小雪:雪意渐浓,天气寒冷
霜降后十五天,迎来了小雪。小雪,意为雪意渐浓,天气寒冷。此时,气温进一步下降,雪花开始飞舞。民间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之说,意为小雪期间,天气寒冷,人们要开始腌制蔬菜和肉类,以备过冬。
大雪:雪花纷飞,天气严寒
小雪后十五天,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最寒冷的节气——大雪。大雪,意为雪花纷飞,天气严寒。此时,气温降至全年最低,雪花漫天飞舞。民间有“大雪封河,冰冻三尺”之说,意为大雪期间,天气寒冷,河面结冰,冰层厚达三尺。
冬至:昼最短,夜最长
大雪后十五天,迎来了冬至。冬至,这一天,昼最短,夜最长。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气温达到全年最低。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意为冬至这一天,和过年一样隆重。
小寒:天气寒冷,气候干燥
冬至后十五天,迎来了小寒。小寒,意为天气寒冷,气候干燥。此时,气温持续下降,寒风刺骨。民间有“小寒大寒,冻死猪汉”之说,意为小寒和大寒期间,天气寒冷,连猪都冻死了。
大寒:一年中最冷,寒气逼人
小寒后十五天,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大寒,意为一年中最冷,寒气逼人。此时,气温降至全年最低,寒风凛冽。民间有“大寒不冷,春天不暖”之说,意为大寒期间,天气不冷,那么来年的春天也会不温暖。
各位亲爱的读者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二十四节气歌是不是又有了新的理解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想,与其他读者朋友们一起交流互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