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宫、商、角、徵、羽”的奥秘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乐理小编,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咱们中国古代音乐中的基本音阶,也就是常说的“五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宫、商、角、徵、羽”。说起“五音不全”,大家应该都知道,这是用来形容人唱歌走调难听的,那么这个“五音”到底指的哪五个音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瞧瞧。
“五音”的起源与五行配属
传说中的“五音”出自《礼记》,指的是“宫、商、角、徵、羽”,而这五个音都对应了五行,宫对应土、商对应金、角对应木、徵对应火、羽对应水。由此可见,古人对于音乐和自然界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
五音与现代音阶的不同
我们现在使用的音阶一般都是七音,即:哆、瑞、咪、发、嗦、啦、西。而古乐的五音相当于Do、Re、Mi、Sol、La,与现代音阶相比,少了半音递升的fa和ti。这说明古乐与现代音乐在音阶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五音的具体音高关系
对于五音的具体音高关系,古人也有着精妙的理解。他们采用了一种叫做“三分损益法”的数学方法来确定每个音的音高。具体方法是用12平均律中的全音和半音作为标准,将一个八度平均分成12个相等的部分,然后根据一定的规律逐次进行三分损益,最终得到五音的相对音高关系。
五音在古乐中的应用
五音作为古乐的基本音阶,在古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古人根据五音创作出了丰富的旋律,并发展出了多种不同的调式。这些调式各有特点,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例如,宫调式庄严宏大,用于祭祀和朝廷乐章;商调式悲壮激昂,用于表现悲愤和战争;羽调式幽怨凄婉,用于表达哀伤和怀旧之情。
五音在現代音樂中的傳承
雖然現代音樂普遍採用七音音階,但五音並未完全消失。在一些傳統音樂、戲曲和民歌中,我們依然能聽到五音的影子。例如,京劇中使用的“流水板”和“二簧”等唱腔,就保留了五音的特色。
互動時間
問題 1: 你覺得「五音」和「七音」之間的音高差別會對音樂產生什麼影響?
問題 2: 「五音」和「七音」各自有哪些優缺點?
問題 3: 你認為在現代音樂中,是否還有保留「五音」的必要性?
問題 4: 如果讓你創作一首五音樂曲,你會選擇哪個調式?為什麼?
問題 5: 除了你已經知道的,還想了解「五音」的哪些方面?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讓我們了解更多關於中國古樂基本音階的知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