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神比武大会攻略,为什么贝吉塔的综合实力还是不如悟空?
1.性格
都知道贝吉塔的性格,自尊心极强,冷酷比悟空还争强好胜,起初也是为了超越悟空才留在了地球,可见他的好胜心有多强,要知道一个人越是想赢,可是每次偏偏就是差那么一点,再加上他当时的心态依旧认为自己是高贵的赛亚人王子,怎么能输给另外一个赛亚人,一直想着要超越悟空,而浪费很多时间。
悟空就从不想这些事,一心想着怎么变得更强,寻找新的修炼方法,悟空又单纯善良,不屈不挠(当然缺点也是很多),但这种性格往往会走的更远。
悟空一路上不知道有多少好老师,先是孙悟饭(他的爷爷)
悟空武道的启蒙者,也是悟空的养育者,为悟空打下了良好的武道基础(悟空儿子也叫悟饭就是为纪念他的爷爷)孙悟饭死后,悟空还很小就自己一个人在野外打猎,后来就去了龟仙人那里修炼并学到了龟派气功(这个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又在波波那掌握了气的力量
然后就是神(那美克星人)为了
对抗短笛的,训练了悟空三年,悟空又喝下了超神水,把潜力逐渐挖掘了出来。再然后就是就是北界王和维斯了,在北界王那(重力是地球的十倍)学到了界王拳和元气弹也是很重要的技能,
在维斯实力提升那就更明显了,直接让悟空开发出了自在极意功。
再就是还经历了那么多死亡考验(据不完全统计悟空一共死了五次)
,而前期的贝吉塔却在弗利萨手底下帮他掠夺资源(那时贝吉塔还不知道是弗利萨,毁灭了贝吉塔星)
,没有什么变强的机会,而弗利萨也不会去专门培养一个敌人,导致了贝吉塔无所事事,战力也没提升多少,也是后来通过一些事,也有维斯的教导,才慢慢的追了上来(做为悟空亦敌亦友的伙伴,作者自然不能让他太弱),这也侧面反应了贝吉塔的天赋是真的高。
3.设定没办法悟空是主角,理所当然的要比别人强,不过龙珠要怎么走下去,还是要看广大漫迷和作者的意思,贝吉塔的粉丝慢慢在变多,快跟悟空差不多了,等到那天贝吉塔变的比悟空强了,那就是他当主角的时候了。
在新的一篇里作者有意让贝吉塔当主角。为什么呢,好也性格,坏也性格,悟空到现在都没有意识到家人的重要性,而贝吉塔老早就知道了,而龙珠的精神就是守护,悟空却一味的只想要变强,没考虑过家人,这也跟前期的设定有关,不能改变的太突兀,再加上悟空都当了这么久的主角了,观众也会腻的,贝吉塔也变得足够好了,粉丝也和悟空差不多,再加上之前贝吉塔为地球的付出,给他当主角名正言顺,我也想看看贝吉塔会有什么表现挺期待的。
小说中的李元霸?
李元霸到底是何方神圣?在《说唐》系列小说中,据说他是由金翅大鹏雕转世,是公认的第一猛将,也是隋唐十八好汉之首。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勇,无人能敌。使一对铁锤,四百斤一个,共重八百斤,勇武强悍。坐骑为“万里云”,日行一万,夜走八千。这样说来他乃是一代战神级别的人物呀!李元霸在小说中也正是以这种武侠和英雄的形象存在在人们心中的。
李元霸
那么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这个答案恐怕要让大家失望了,因为李元霸在历史上是小说中虚构塑造出来的人物。据说他的原型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四个儿子,名叫李玄霸,当然李玄霸在历史上不管是能力还是功绩皆是平平,并不能与两位哥哥李世明和李建成相比。
李元霸的两个锤子
那么李元霸在小说中到底有多厉害呢?是评价中所描述的这般神武吗?的确,李元霸在小说的武功绝对不是吹的,也不是盖的,是真的神乎其神。据说在阳明山一战,一个人干掉十八路反王两万多人,更是一锤结果了隋唐排名第二号英雄宇文成都。这种战力可以说和用法力有的一拼了。
李元霸在战场上万人能敌
在说唐系列小说中李元霸的武功自然是万人能敌,他在武力排名榜档次中自然也是排在第一档,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对比一下,李元霸在小说中和众英雄好汉相比,他到底厉害在哪里?首先我们就讲讲排名前六的英雄好汉,李元霸武力档次是第一档;宇文成都和裴元庆是第二档;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是第三档。李元霸和这些人较量是怎么打到第一的:
宇文成都
李元霸持锤与手持留金镋的宇文成都较量在《说唐全传》第三十五回众王盟会四明山,三将合战宇文成都这一回中,李元霸把宇文成都是打得屁股尿流:
诗曰:舟行陆地恣荒淫,炀帝悲从东极生,若少英雄李元霸,必遭十八反王擒。
当下李元霸将宇文成都望空一抛,就双手接:“啊唷我的儿,饶你去罢!”往地下一抛,扑的一声,跌得个尿屁直流。那十二英雄、三百家将,见主人被跌,齐举兵器上前,直奔李元霸。李元霸哈哈笑道:“替死的来了!”把双锤四下一摆,那十二英雄一锤一人都打死了。
宇文成都不敌李元霸
从两人的这场武力比拼来看,宇文成都与李元霸相比是相差甚远,原本宇文成都也不是什么泛泛之辈,在武力排名榜上他是紧跟李元霸身后的。并且他还能一人打败雄阔海、伍云召和伍锡天三人的联手。是天宝大将军,并被赐“天下第一横勇无敌”的人。
但在李元霸面前他就显得有点小儿科了,他的这个第一档武力比第二档武力那可不是只高出一点半点,而是不知高出了许多倍。所以说李元霸的厉害确实是实至名归,宇文成都与他较最最终只能是沦为他的手下败将。
裴元庆
李元霸持锤与力大无穷的裴元庆较量裴元庆和宇文成都的武力值两人同时放在了第二档,可实际上裴元庆曾趁宇文成都体力消耗之时打败过宇文成都,这实际上是裴元庆占了一点便宜的。虽然他曾打败过宇文成都,但是和李元霸相比,还是不在一个层次。
李元霸与裴元庆较量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依然可以从《说唐全传》中找到依据,在《说唐全传》第三十六回冰打琼花识天运,剑诛异鬼避凶星这一回中,裴元庆与李元霸有一场正面交锋:
元霸冲到,西边,当头裴元庆一马迎上来,却没有黄旗的,就要动手打了。元霸把万里云一夹,四百斤重的锤一起,当的一锤一打来。裴元庆把锤一架,大叫道:“好家伙!”哐的又是一锤,当的一架,哐的又是一锤,当的又是一架。“啊育,果然厉害!”回马便走。元霸大叫一声:“好兄弟,天下没有挡得起我半锤的,你能接连挡我三锤,也算是个好汉,饶你去罢!”
李元霸上战场能抵挡千军万马
裴元庆与李元霸虽然还差一段距离,但比起宇文成都似乎又要厉害几分,宇文成都与李元霸较量,那是犹如一颗小白菜,三下五除二就撂倒。裴元庆虽打不过,但他却创下了能连接李元霸三锤的战绩,如果奥运会中有比武这一项的话,裴元庆算是打破纪录了。
所以李元霸的厉害自然是不在话下。他不只武功层次高,在人品修行上也是不错,而且还是一个很豪爽的人,并且还非常的爱惜英雄,他虽打败了裴元庆,却不曾杀他,因为他惜才。
雄阔海
李元霸持锤与雄阔海、伍去召、伍锡天较量李元霸打败前面的宇文成都和裴元庆都不在话下,那么雄阔海、伍云召和伍锡天这三人在他面前就相当于几个小喽啰。他们三个联手打不过宇文成都,而宇文成都又不是李元霸的对手,可想而知,就算这三人再复制一组出来加在一起,恐怕也不是李元霸的对手。
雄阔不敌李元霸
在《说唐全传》中,李元霸与这三人也有一场对战:
一马冲入营来,正撞着伍云召、雄阔海、伍天锡,三人围拢来战元霸。元霸大怒,把手中锤一摆,撞着三般军器,当啷一响,三人虎口震开,大败而走。
李元霸收服他们三个不过就是一锤锤的事情。即使他们三个也是排名在前的一等一的高手了,但在李元霸面前却如无名之辈那般的不堪一击。
伍云召
这是李元霸单打独斗的战绩,当然他最精彩最厉害最能体现出他强悍勇猛无敌的事件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灭团行动,在《说唐全传》中他匹马双锤单身大战天下反王这段,也就是四明山之战,他凭一己之力打了一场胜仗:
可怜十八家反王的兵马,遭此一劫,被李元霸的双锤打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李元霸在二十三万人马之中,左冲右突,如扫灰尘,众反王一个个舍命奔逃。那倒运杨林,他埋伏一支人马在后山,众反王败下来,他却出来截路,刚刚阻住了裴元庆一起人马。
那裴元庆受了李元霸这一肚子的气,没处发泄,这杨林不识时务,大叫一声:“反贼休走!”一马上前,拦住裴元庆。元庆大怒道:“老匹夫休得无礼!”扯起锤来,当的一锤。杨林双手把囚龙棒一架,豁啦一声,把一条囚龙棒打为两段,震开虎口,两手流血,大败而走,却被众反王的败兵冲挤下来,回不得龙舟,直败回登州去了。
李元霸在后一路杀下去,又亏得秦叔宝一路上前拦住,因此众反王才得脱逃性命,各自败回本邦去了。云召归河北,后来在武场相会。雄阔海回相州。伍天锡回沱罗寨,后来天富关死于李元霸之手。后话不表。
那李元霸在四明山匹马双锤打死各反王大将五十余员,军士不计其数,后来众反王闻了李元霸之名,无不丧胆。李元霸回金顶龙舟奏闻缴旨。炀帝大喜,下旨开舟起行,往江都进发。
李元霸攻打十八路反军
据说在四明山这一役中,一十八路反王共有一百八十五万人马,他拿着两个锤子,就像拿着一支苍蝇拍一样,啪啪啪啪地扇,仅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敌方一百八十五万人马就锤得只剩下六十五万,这是什么概念呀?
伍云召在战场上与李元霸撕杀
这可以堪比我们现代武器的导弹威力了吧!并且他打了一下午,体力还可以跟上来,他简直就是一个永动机器型的人物,他的强悍和勇猛在这里才是实打实地体现了出来,杀敌之力如此之强,在他这里不存在什么打仗的兵法谋略,在他这两个锤子的面前,这些通通都没有用,他一人就可挡千军万马,就可灭团,只怕在当时的小说界已经找不出如此厉害的第二个人了。
李元霸发威
李元霸在人间打到最后无人能敌,自己却和雷扛上了,这在《说唐全传》的第四十二回元霸被雷神归位,咬金斧劈老君堂这一章节中,交待了李元霸的结局:
且说那赵王李元霸,回到潼关,却有驸马柴绍前来接应,二人相见同路前行。只见风云四起,细雨霏霏,少顷虹电闪烁,霹雳交加,那雷声只在元霸头上轰隆隆的响,犹如打下来的光景。元霸大怒,把锤指天大叫:“呔!你天为何这般可恶,照少爷的头响?也罢!”
把锤往空中一抛,抬头一看,那四百斤重的锤掉将下来,扑的一声,正中在元霸脸上,元霸翻身跌下马来。柴绍吃了一惊,连忙来扶,只见一阵怪风,卷得飞沙走石,尘土冲天,霹雳声中,火光乱滚。柴绍与兵将避入人家檐下。少停,风住雨止,出来一看,只见元霸的金盔金甲都在地上,那两锤与马,影也不见,不知去向了。
伍云召不是李元霸对手
一代武神级别的人物,最后被雷神击落了神坛,从此江湖上再也没有了李元霸的传奇。他凭着一身勇猛,在人间杀人无数,紫阳真人就曾告诫过他:“遇见使用镋这种武器的人,千万别伤其性命,否则必遭天谴”。而宇文成都就是使用这种武器的人,也正是死于他的锤下。可以说李元霸的死也是顺应了天命,要不老天再不收拾他,在这人间没人能制服得了他啊!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宇文成都到底能不能打赢裴元庆?
宇文成都和裴元庆都是隋唐类小说中的人物,隋唐类小说多而杂乱,武力定位偏差较大。其中流传最广的有《说唐全传》,单老的评书《隋唐演义》和评书《兴唐传》,我们逐个分析三部小说,来看看两者的次席之争。
神话色彩浓重的《说唐全传》可以说隋唐类后期的评书基本都是以《说唐全传》为蓝本改编的,所以我们首先来看看这部战争、神话傻傻分不清楚的古白话演义。
在这部书作者给出的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金翅大鹏临凡的李元霸;第二是九天应元雷声(神)普化天尊临凡的宇文成都;第三是巡天督太保八臂哪吒临凡的裴元庆。
武器重量上来说,李元霸一对锤八百斤;宇文成都镏金镗开始说三百二,后来改成了四百;裴元庆的一对锤三百斤。
书中的李元霸尽管排名只高二人一点,但是实力天差地别,宇文成都和李元霸的交手从来没有挺到过第二锤,反倒是第三的裴元庆连接了三锤才败退而走。通过间接对比,裴元庆略胜过宇文成都。
除此之外,两人一次直接交手发生在四明山,裴元庆一锤打得宇文成都抱鞍吐血,差点性命不保,但两人交手时,裴元庆是生力军,而宇文成都已经大战一天,是强弩之末,所以属于无效战例。
除此之外,两人再无交集,不过对比与李元霸的交手成绩看,裴元庆应该强过宇文成都。或许有的人会说,裴元庆是力气大,但是招数不如宇文成都,可惜这种理论没有依据支撑,因为原文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宇文成都的招式胜过裴元庆,所以就《说唐全传》而言,我认为裴元庆≥宇文成都,宇文成都打不赢裴元庆。
流传最广的单老评书《隋唐演义》这部书两人之间发生在四明山的事基本和《说唐》一样,而且还专门为该篇章取名“三杰篡二杰”。但是刚才说过,这属于无效战例,以此来判断宇文成都不如裴元庆是不合理的。
这部书李元霸已经回归人类范畴,最后杀死宇文成都足足大战八十回合,相比较来说,这样的成绩好过裴元庆,所以这一阶段,宇文成都应该略强一线。
不过书中加入了裴元庆败给李元霸后二次学艺的故事,所以说后期的裴元庆或许拥有了等同宇文成都的武艺。
所以说单老的《隋唐演义》中,两人巅峰期基本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宇文成都=裴元庆。但是根据题主的问题,相等就是不分胜负,所以宇文成都依然无法打赢裴元庆。
颠覆以往武力定位的《兴唐传》兴唐传的内容很精彩,但是武力定位与另外两书有很大差别,这部书在排名上裴元庆直接超过了宇文成都位居第二。但是第八的罗成可以一枪秒败第一的李元霸,两枪让其见血;第九的秦琼可以撒手锏击败裴元庆。原因就是作者表明,这部书排名只是力量的排名。
对比秦琼,宇文成都表现要好过裴元庆;但是对比李元霸,裴元庆要好过宇文成都,因为李元霸在战胜裴元庆时用的明锤加暗锤,赢得并不算光彩。
后期也出现了裴元庆二次学艺,但是这部书的武力定位太乱,很难判断两者之间的强弱,不过由于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打伤后,伤势始终没有恢复,实力有所下滑,所以两者如果对阵,宇文成都依然无法战胜裴元庆。
如果宇文成都无法战胜裴元庆,为何普遍排名都在其之上?其实开始就说过,所有评书都是以《说唐》为基础改编的,而说唐中宇文成都排名在裴元庆之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临凡天神的地位。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八部中雷部之首,地位要高过哪吒,由于很多称不上名著的古白话小说都喜欢乱套其他书籍、作品,根据这些临凡的神位看,《说唐》明显套用了《封神演义》中的一些神灵。
而《封神》中闻仲的综合实力确实也略强过哪吒,所以宇文成都的排名高过裴元庆。
所以我的结论是,结合三本书,宇文成都的实力应该≤裴元庆,即便是只取二人相等,宇文成都也无法战胜裴元庆。
民国第一武林高手赛活猴孙禄堂到底有多厉害?
“武功卒抵大成,黄河南北已无敌手,其艺竟臻绝顶。”
这是《世界日报》于1934年1月31日对孙禄堂武功的评价!评价他的武功当时在黄河南北已经处于无敌的地步,已臻化境、达到了武术巅峰的境界。
《申报》在1928年5月5日也对孙禄堂的武功做出高度评价——“于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及剑术皆臻绝诣。神州莫测之身手。”
《申报》对孙禄堂的评价和《世界日报》的评语差不多,都是赞叹他的武功到达了非凡的境界,他会的武功很多,其身手已经在当时的神州大地属于深不可测的地步,总之在当时武林中属最高的段位。
而通过对孙禄堂拳论中的“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表述已经有点“无招胜有招”的意思了,那个年代悟出且达到这种武术意境,实属难得,真宗师也。
那么具体民国第一高手、有着“赛活猴”之称的孙禄堂武功厉害到什么程度?
接下来一一分析!
孙禄堂到底多厉害?看看他会的武功就知道了!他学会了很多种武功,学武天赋高于常人,加上其勤奋好学的品质,所以他的每一项武功都学的很精!最后集众家之长,创出了“孙氏太极拳”,成为一代宗师!孙禄堂1860年(也有记载是1861年)出生于河北完县,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由于其母亲体弱多病,所以家庭的重担完全在孙禄堂身上,他10岁时因为过年家里揭不开锅,自尊心受挫之下还去树林寻求自杀过,还好被当地村民发现给救了下来。
自此自杀事件之后,孙禄堂对人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也可以说改变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要奋发图强,一心只想习武锻炼身体,他要快点长大才能更好的照顾母亲。
1871年,11岁的孙禄堂去到河北保定一家毛笔店打工,两年后拜入河北著名形意拳拳师李魁元门下,这是孙禄堂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正宗传统武术,他没日没夜的练,也确实有着极高的天赋,很快他就把李魁元会的都学到,李魁元认为这孩子对武术如此喜爱,练起来又那么刻苦勤奋,是个好苗子,于是就把他推荐给了自己的师傅郭云深门下继续去锻炼。
1875年,孙禄堂15岁,他又来到郭云深门下精修形意拳,郭云深可比李魁元厉害多了,他的绝技“半步崩拳”在江湖上那可是有一号的,江湖上都称他是“半步崩拳打天下”!孙禄堂来了是真心学,郭云深也喜欢这孩子,也就真心教,毫无保留的把一身功夫全部传授于孙禄堂,由于之前在李魁元那里学过形意拳,这次在郭云深这里学起来更快,也就一年多的时间,他就把郭云深的武功全部学会。
学完以后,孙禄堂认为武术学无止境,趁自己年轻应该要继续去拜访名师学艺,他只身一人来到了京城(北京),又拜入了八卦掌名师程廷华门下,开始钻研学习八卦掌,其实这时候孙禄堂武功已经是相当厉害了,但他没有半点骄傲,而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八卦掌当中,历经数年学习,终于把八卦掌精髓学到手,二十出头的孙禄堂此时已经是形意拳、八卦掌的高手了。
孙禄堂就此停下学武脚步了吗?并没有!他先后又向“宋氏形意拳”宗师宋世荣、有着“清华翎五品军功”之称的形意拳高手车毅斋、有着“鹰啄”之称的形意拳之劈拳高手白西元等前辈学习讨教!当然这些武林前辈多数都是郭云深推荐的。
随后孙禄堂又去各省的名门正派去学习交流和切磋武功,少林、武当、峨眉、华山等等门派他都到过,在这个过程中,孙禄堂基本上能保持不败的境地。
1912年,孙禄堂又认识了“武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郝为真(郝和),两人一见如故,亦师亦友,孙禄堂教郝为真练习形意拳,郝为真则把“武式太极拳”授予孙禄堂,这一下孙禄堂的武功又精进了不少,对于“武式太极拳”的“擎、引、松、放、化、拿、发”等招数深入研究,对武术也有了新的认识。
1915年,55岁的孙禄堂写出《形意拳学》一书;
1916年,他又撰写出品了《八卦掌学》;
1918年,孙禄堂的太极拳也已经达到炉火纯青之地步,把形意、八卦、太极三门武学融为一体,创立出“孙氏太极拳”,同年还撰写了《太极拳学》一书,成为武学上的一代宗师。
除此之外,根据1930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恺然记述:“孙禄堂虽出自河北,可他在拳术界的声望是全国宗仰,他的功夫不仅是形意、太极、八卦之类,而且还有几位异人的传授,其中一位叫陈乐天,他最惊人的能耐是御气飞行,陈乐天把这种功夫也传给了孙禄堂。孙禄堂在东北时,靠这种功夫背炸药飞跃悬崖峭壁,协助当地驻军剿灭匪巢。”
综上所述,孙禄堂的武功不仅多,而且很精,比较知名的武术宗师他几乎都拜过,总之就是不停的学艺,活到老,学到老,永无止境!真的有一天感到学无可学时就自创了“孙氏太极拳”。
民国第一武林高手“赛活猴”孙禄堂到底有多厉害?看看他的实战记录就知道!❶
1883年,南方一名拳师北上来到京城,专门和京城比较有名的拳师比武,这一天来到了孙禄堂八卦掌的师傅程廷华处,程廷华门下弟子与其交手,皆不是对手,程廷华此时想出手,但是也有点担心害怕会输,这时候正在程廷华门下学艺的孙禄堂站了出来,他要与来人比试,程廷华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好答应。
孙禄堂一出手,对方拳师就招架不住,仅仅数招之内,那个来挑战的拳师被孙禄堂一掌从屋内击出窗户外。
❷
1888年,孙禄堂回到保定教拳,当地不少爱好武术之人慕名而来,前来拜师学艺,但是也有很多当地拳师表示不服,他们只是听说孙禄堂武功高强,并没有真正见识到其真实实力,而且还抢走了生意,于是他们纠集了20名拳师前来闹事。
这天孙禄堂与友人正在茶馆喝茶,喝完茶走出茶馆时,对方20位拳师突然冲了上来,欲对其下狠手,孙禄堂面对这次袭击没有半点准备,一开始只是左右闪躲,然后看准时机用快如闪电的身法将这帮人逐一打倒在地,而放倒这20个拳师也就一盏茶的功夫。那帮人一个个倒在地上“哎哟惨叫”,后逃之夭夭。
❸
1893年,孙禄堂刚刚喜得贵子。不久后被好朋友孙绍亭邀往定兴一聚,原来是孙绍亭与当地著名拳师结下了梁子,自己应付不过来,需要孙禄堂帮忙。
孙禄堂到达后,对方找了北方五省近百名高手与孙绍亭决斗,孙绍亭见状,还没打就跑了。只剩下孙禄堂一人应战,孙禄堂只好全力应战,面对众多敌人,他闪转腾挪、拳打脚踢,一口气把十余人打翻在地,就在孙禄堂准备继续冲的时候,对方吓跑了。这件事也被江湖人士称为孙禄堂“平定兴”。
❹
1907年至1909年期间,时任东三省总督的徐世昌邀请孙禄堂前去东北做客,且让他做总教头,这期间恰巧碰到俄国格斗冠军彼得洛夫,彼得洛夫听闻孙禄堂武功高强,遂提出一较高下,孙禄堂应许。
比武这天,徐世昌和不少俄国官员在场,身材高大的彼得洛夫一开始气势汹汹,往孙禄堂这边猛扑,孙禄堂则不慌不忙的应对,用巧劲慢慢化解,不一会儿彼得洛夫体力就不行了,已经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孙禄堂见时机差不多了,用形意拳的“劈、崩、钻”等招数迅速出击,彼得洛夫当场被揍得东倒西歪,最后孙禄堂一跃三丈高,对着彼得洛夫的屁股就是重重的一脚,彼得洛夫摔倒在地。
❺
1920年,日本柔术冠军板垣一雄前来挑战孙禄堂,也就三招,板垣一雄被打倒在地(具体内容在我上篇问答文章),孙禄堂这时候已经60岁,不怎么用硬功夫与板垣一雄对攻,而是巧妙的用起了点穴。板垣一雄被打败后是彻底的服气了,掏出两万元邀请孙禄堂去日本教武术,当场被孙禄堂拒绝。
后来也有不少坊间传闻,又有五名日本武士向孙禄堂发出挑战,全被孙禄堂打败!
孙禄堂为什么叫“赛活猴”?他的武功在当年是武林第一吗?其实孙禄堂的江湖绰号有很多,不仅仅是“赛活猴”一个,还有“天下第一手”、“虎头少保”、“武圣”等称号。他之所以叫“赛活猴”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他身法的称赞,已经到达了和活猴子一样灵活,同时也是对其轻功的赞叹,要知道猴子上树下树、攀爬能力可是很强的,而孙禄堂就是如此,据说他的轻功也是令人叹为观止,《天津文史资料汇编》和《武当》杂志1995年有记载:孙禄堂之轻功能追良骥。当年师从郭云深时,郭云深骑马,孙禄堂揽马尾步行跟随,奔逸绝尘。奉天时,总督府大厅的墙壁光滑如镜,孙禄堂纵身飞上,转体后贴于壁上,二分钟后才飘然落下。
至于孙禄堂是不是民国时期武林第一高手?这很难定义!毕竟没有和全部顶尖武林高手比试过。不过很多资料确实描写过他是第一高手或者叫无人能敌的高手。
1933年出版的《老氏探赜》:“孙禄堂先生的道功、轻功、武功皆臻绝顶,近代无人能及”。
《北派国术家掌故》:“光绪时,有蒲阳孙氏禄堂,以拳勇独步一时,举世无敌。其所精之艺为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皆内家绝学,禄堂更旁参外家各派,融会贯通,纯以神行,集有清一代拳技之大成。江湖人称天下第一手”。
《国术周刊》、《国术名人录》:“孙禄堂于技击遂能批大隙、道大空、神乎其游刃矣。于是驰名燕赵,无人不知活猴孙禄矣”。
星辰变中秦羽在招亲时胜了吗?
星辰变中秦羽在招亲时败了。
秦羽,玄幻小说《星辰变》及其衍生作品中的男主角。在修仙途中,结识神界下凡寻找另一滴流星泪的神王之女姜立,二人渐生情愫,私定终生,因身份差距悬殊,秦羽坚持不懈的成长,最终达到上部天神去参加招亲,在招亲会上占据明显优势,但姜立父亲为成为天尊的机遇将姜立许配给周显,秦羽遂与姜立私奔,并在神界创建属于自己的势力迷雾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