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王国木条怎么得,客厅和生活阳台需不需要安滑门?
装修时有太多选择性决定要拿捏,无不让人头疼,如现在就有朋友在问:客厅阳台需不需要安滑门?其实你只要弄清楚自己的装修需求,就可以轻松决定,如阳台用来做什么空间,生活阳台还是多功能阳台?要不要封阳台窗户等等,接下来尼帝登为大家分析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既然考虑要不要安客厅阳台滑门,那说明阳台肯定是要封窗户的,如果室外噪音大,而封阳台窗户又不想多花钱,保留客厅阳台滑门是有必要的,保留滑门能减少噪音对室内的影响。
1、室外噪音的来源
城市来说噪音主要来源就是汽车的噪音,特别是阳台前方有大马路或周边有快速路、高速路情况下,噪音是非常明显的,其低频噪音能轻易穿透单层玻璃、双层中空玻璃。
2、你打算花多少钱封阳台窗户
阳台封窗户成本各不相同,从300~1500元/㎡之间价格都有,每种窗户用途在隔热隔音方面各不相同,所以你打算花多少钱是重点,也同时决定了阳台要不要保留滑门。
普通铝合金窗户:单层和双层玻璃两种,价格大多在300~500元/㎡之间,前层隔音和隔热效果都不好,后者隔音效果也不明显,但隔热效果还行,如果你封了这样的窗户,那建议你保留阳台滑门。断桥铝窗户:选用两到三层断桥铝窗户情况下,隔音和隔音效果明显比普通铝合金窗要好,但要注意的是隔音效果最好的是夹胶中空玻璃。【小技巧】:先封阳台窗户再装修,封窗后发现隔音效果不明显情况下,保留阳台滑门就显得很有必要,多一道滑门,能大大减少噪音对室内的影响。
生活阳台用来做什么决定了要不要滑门如果阳台只是用来放洗衣机、晾晒衣物,排除噪音影响下,那可以不要滑门;如果阳台是作为多功能使用,如当书房、临时卧室等那肯定是保留滑门显得很有必要。
对于一些小户型来说,阳台做为多功能空间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摆上一个移动沙发床,不用时可以是沙发,睡觉时一拉就是一张床,拉上滑门和窗帘就是一个临时卧室了。
【小技巧】:把阳台当成书房或临时卧室时,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选用窄边折叠门,这样不用时把门折叠起来,感觉上就是没有门的,而拉开就是一道门,即实用又美观。
想扩大客厅面积就不要滑门如果想让客厅感觉上更大,那就把阳台划入客厅范围,这时滑门就没有必要了,当然同时还需要考虑室外噪音对室内的影响,窗户隔音效果好就行。
【小技巧】:虽然滑门可以不要,但建议保留滑门处的窗帘,如晾晒衣物时,拉上窗帘就会比较好,特别是有亲朋好友到访情况下,当然装一个前面提到的折叠门也可以的。
经常有台风的沿海城市建议保留滑门每年夏季都是台风高发季节,拿广东来说,像深圳、珠海等沿海城市每年都会遭遇台风,其台风破坏力是非常吓人的,多一道阳台滑门,无论从安全上还是心理上都让人感觉更加安全。
结语客厅和生活阳台需不需要安滑门?我觉得经济条件允许下,最好是换成窄边折叠门,需要门时拉开即可,不需要时收起来也不占多少空间,另外无论安不滑门,建议保留滑门位置的窗帘。如果经济并不宽裕,那就根据上面我谈到的几点,从噪音和自身实际需求出发,权衡利弊来做决定选择到底要不要安滑门。
希望以上分析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记得关注@尼帝登家居,经常分享有用的家居知识和家居好物,记得点赞、收藏、转发,谢谢!
【个人原创,头条首发,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即删!】
当年溥仪被苏联夺取的都有什么稀世珍宝?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进攻伪满洲国,伪满洲国政权覆灭,溥仪和随身官员及家属乘火车南逃。
溥仪回忆:在他离开紫禁城时携带出宫的珍宝多达七十箱,这其中有价值连城的顶珠冠、镶金猫眼石坠、清代龙袍、宋版、明版的古籍孤本藏书等等,光是皇帝御用日用品共计折抵十五万两白银。
1945年日本战败,伪满洲国覆灭,他仅带了十多箱文物逃跑。六十多箱或变卖或流失丢弃,还有一部分落入日本人手里。一路逃亡一路变卖换粮食,十多个大皮箱只剩下两个了。
在沈阳东塔机场候机准备前往日本时,与日本关东军的将兵们于奉天机场的候厅室被苏联红军空降逮捕 ,后来被一架杜格拉斯载到苏联赤塔一号军用机场。
上机时,溥仪的仆人带着两个大皮箱,显得很沉重。苏军士兵原以为里面装的是皇帝的龙袍等物品,经打开验查,在场的人都哗然了,箱内满装五光十色的金银珠宝。
其中有重量分别为218.3克和596克的两个金盘;
用重量为34.8克拉的174颗钻石和两颗红宝石装饰制成的23K金昆虫形怀表;
镶有石榴石和装饰表的23K金首饰合、红珊瑚手镯、纯金项链、纯金发针、珍珠饰品、青金石雕像等大小几百件名贵宝物。溥仪的这两箱珠玉全是从清宫带出的,以备破落时享用。
去赤塔的途中,溥仪把其中的一些珠宝作为礼品送给押送他的官兵,其中有手表、烟壶、领带夹及其他首饰之类的物件。到达哈巴罗夫斯克后,两箱珠宝被没收。
1946 年 4 月 2 日,当地珠宝收买局的代表,发那耶尔斯基当着内务局财政司一处处长库兹涅佐夫上尉和出纳员戈拉西缅诺克的面,对这些财物作出评估,档案记载:一百一十一 种珠宝被估价为473975 卢布;一只 18K 金嵌一颗 1.7 克拉的珍珠戒指,定价为 400 卢布;一对嵌有四块 3.3 克拉玛瑙的 23K 金耳坠,估价600 卢布。
在这批明显被低估的珠宝中,确有稀世珍品:重量分别为 213.3 克拉和 596 克拉的两只纯金金盘、用一块钻石和两块红宝石 (总重量 34.8 克拉 ) 装饰的 23K 金虫形表、镶嵌有小石榴石装饰的金首饰盒、罕见的中式纯金戒指,形同蜘蛛、上嵌珍珠的纯金发针(蜘蛛的头部是绢玛瑙所做,双翅为玛瑙,眼睛是珍珠,颈部用九颗高纯度珍珠装饰)。
苏联国家安全总部官员认为,不经法院审理和正式调查就没收这批珠宝是“不合法的”,于是1945 年 5 月10 日,第四十五号拘留所所长、克格勃官员捷尼索夫少校,从哈巴罗夫斯克将溥仪接到位于郊区的内务局。
古得利亚夫佐夫上校:你好, 溥仪先生。我们请你来,不是审讯, 而是随便谈谈。溥仪先生,您打算怎样处置您的珠宝呢?我们苏联现正为恢复国民经济发行公债,假如您同意把自己的财宝献给苏联政府, 那是再好不过了。
溥仪:我自己一直没有机会提出这个问题,既然你们开口了,我很愿意把自己的全部珍宝捐献给苏联政府。
说罢,有人已摆上了纸笔,让溥仪留下笔墨。溥仪当时这样写道:“我恳求苏联政府接受我的珠宝以利战后发展国民经济。”
苏方签字的人员是克格勃官员古得利亚夫佐夫上校。从此,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携带的这些中国珠宝归属苏联,被运到莫斯科转交国家保管局。
溥仪亲笔自传《我的前半生》中,他这样回忆道:
“每日有三顿丰盛的俄餐,在午晚之间还有一次俄式午茶。有服务员照顾着,有医生护士经常检查身体,治疗疾病,有广播收音机,有书报刊物,有各种文娱器材,还经常有人陪着散步。对这种生活,我立刻感到了满意”
溥仪为了达到留在苏联的目的,不惜讨好苏联的官员和拘留所管理人员,对他们毕恭毕敬,对他们的各种索取要求有求必应,在恐吓和敲诈面前更是战战兢兢地把身边的贵重物品大把撒出去。
刚到苏联时,一名苏军军官看上了溥仪的手表, 那是一块白金外壳的长方形手表,价格昂贵。这位军官伸出没有手表的手腕给溥仪看,溥仪心领神会,立即将手表戴在了军官的手腕上。
第四十五号拘留所负责人看到溥仪的一条项链十分华美,便以羡慕的语气说:“我要是有这样一条项链送给我妻子,那她该多么高兴啊!”溥仪当场将这条项链送给了他。第四十五号拘留所的一名苏联翻译拿捏准了溥仪的心态,屡次讹诈溥仪。翻译有次故意对溥仪说,第一批送回中国的人已全部被判了刑,有的判了死刑。溥仪顿时惊慌不已, 马上送了他好多东西请求通融,求他帮忙不被送回国去。
据一些知情人回忆,溥仪在苏联期间出于各种目的送人的有金怀表、金手表、戒指表约十二块,金镯两只,金链一条,大小宝石数十块, 金笔四五支,金柄剪刀五 件左右,此外还有金别针、金烟盒和汉玉等。
不单是苏联的个别官员向溥仪索要珍宝,当时伯力所在的州内务局局长也想到了溥仪所带的珍宝。为此,他特意宴请溥仪,并由所长捷尼索夫来接溥仪去赴宴。宴会上,这位内务局局长对溥仪说,现在虽然胜利了,但苏联的战争创伤很重,又遇上大旱歉收,困难很多。还说, 溥仪所带的珍宝都是价值连城的东西,希望能为苏联国家的恢复做点贡献。溥仪当场答应捐献。同时,溥仪再次提出了在苏联定居的要求,内务局局长当然是满口应承一定把溥仪的要求转达上去,这使溥仪增强了定居苏联的希望。
溥仪带的这些珠宝原本是做生活费的,但现在一旦被苏方发现,宝物肯定被没收,更要紧的是,溥仪将失去苏方信任,在“献宝”方面前功尽弃,留居苏联的愿望必成为泡影!
就这么统统便宜给苏联吗?不行。怎么办呢?大家分头带一些,算是私人的东西,一共五个人能带多少呢。他们想起在大栗子仓皇逃走时,抓了个装电影放映机的箱子,外面黑皮子,里面黑绒里子,它是立着开的,高而深,如果在箱底做个夹层,放东西最保险了。
这个夹层是由溥仪的随侍李国雄做的,他对此曾回忆说:“我先把皮箱内的黑绒底和硬纸底都撕下来,再把四周的黑绒也撕开,然后用小刀削出三根木条。这三根宽一厘米、高八厘米且与皮箱等长的木条实在难做,既不能长一点儿,也不能短一点儿,仅凭一把小钝刀何其难也! 我就用这样三根木条打了三道隔。这是颇为实用的隔,既能防止珍宝在太大的范围内乱窜,又能对假底起到支撑的作用,上面放东西才不至于压塌。隔板完成后,便把溥仪精选出来的珠宝、首饰、翡翠、玉石、怀表等一样一样摆进去,总共放入468 件。然后在上面镶装硬纸板,再把原皮箱黑绒里子按原样糊好,不留一丝痕迹,稍稍长出的部分也用小剪刀剪去了。糨糊是毓去厨房弄来的,他谎称室内要贴纸,没引起怀疑。这样,用了三个晚上的时间终于完成了。
假底上面装满日用衣物,倘不动用标准尺,是很难发现这皮箱有双重底的。溥仪左看右看,很满意,心里踏实了。”
这次藏宝后,溥仪把体积较大不易收藏的金瓶、金碗和比较而言价值较低的珍宝, 通过当时的内务局送交苏联政府。拘留所所长捷尼索夫特意带来两个俄国珠宝师,把溥仪献出的珍宝逐一登记造册,双方签字,交接手续方完成。
由于皮箱夹层的厚度有限,不但已经献给苏联政府的那些体积太大的宝物无法藏入,还有一些镶钻的白金首饰以及珍珠等也无法装进夹层。溥仪并没有把这些宝物全部献出,留下的部分暂时又没有想出好的隐藏的办法,这事仍然苦恼着溥仪。
在红河子别墅,直至后来搬到第四十五号拘留所,都没有洗澡设施,按规定必须每周到别处洗澡一次。每逢这一天,溥仪更头疼,不知那些尚未藏好的珍宝应带在身边呢, 还是放在房间。随侍人员曾在他西服上衣里面缝兜子装珍珠钻石什么的,可洗澡时要把衣服脱在外面,也很不安全。
溥仪本着宁失宝物,也不能失去苏方信任的心态,开始毁宝。他先挑出质量稍差的珍珠约五百粒,交给李国雄销毁。李国雄在晚间捅捅“别列达”,让火烧得更旺些,然后把珍珠扔进去化为灰烬。一直在旁边看着的溥仪,对此毫无惋惜之意。
毓嶦对毁宝的情况亦有所补充:“毓嵣那里带的是一副钻石袖扣,钻石块不小,能有指甲盖大小,有多少克拉我说不上来,他把一块肥皂切碎加热融化,把袖扣藏在里边, 冷却后还原成一块肥皂,全无破绽,保留起来。
我带的是一副金手镯,上面还镶着各种宝石,这玩意儿没法烧,真金不怕火炼,金子重,最好是扔到大江里去。怎么才可以扔到江里去呢?这里还要补充交待一下就说明白了。一来时就交待过这里周围有铁丝网,不过每周有一两天,由苏联值日兵或是官儿,带着溥仪和我们七八个人到江边去散步,这时江早已封冻了,还留有打水用的冰窟窿。去江边散步时,偷偷带上金手镯,到冰窟窿旁边蹲下来一扔,没想到金手镯包着个棉布包儿,沉不下去,赶快又捞了上来,幸亏旁边还有人掩护着,未被发现。有了经验了,于是简化包装,加了一块石头,再去江边散步时,顺手就扔进冰窟窿里去了。”
1947-1948年,溥仪被前苏联转移到同一城市的另一个看守所里,他仍享受与其他被拘人员不同的生活待遇。如仍可单独用餐,不必参加劳动,甚至不用打苍蝇、蚊子。
然而,在拘留所里受到优厚的待遇,令溥仪多次上书向苏联表示愿意永久居留苏联 ,请求加入苏联共产党,但也有推测认为有可能是溥仪害怕日后追究责任,故而申请永居。
1946年8月10日,溥仪作为证人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言中,声称自己在任伪满洲国皇帝期间,完全为日本占领当局摆布,没有人身自由,也没有作为伪满洲国元首相应的权力和尊严,是自己被日本关东军胁持到内满洲的。但是,被转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后,溥仪承认由于惧怕日后被中国政府追究,作证时将部分责任推卸给日本方面(含如何到达内满洲),在部分涉及双方责任的地方皆有所保留。
1950年7月30日,苏联通知溥仪引渡回中国时,他在45号收容所再次向翻译别尔缅阔夫提出留在苏联的要求 。8月1日,溥仪与其他伪满洲国263名“战犯”在绥芬河由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政府,送抚顺战犯管理所受到约十年的思想再教育与劳动改造。编号是981。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
我不但扔了不少珍宝,还放在炉子里烧了一大批珍珠。在离开苏联之前,我叫佣人李焘把最后剩下的一些,扔到房顶上的烟囱里。
对于这种暴殄天物的罪恶行为,溥仪在日后的战犯改造生涯中也非常自责地悔悟:“我有这种糟蹋偷盗祖国人民的珍宝的行为,怎么谈得上认罪呢?”
现在故宫里的《清明上河图》1945年落入苏联手中,1949年后被苏联归还,而其他的宝物则索要无果。对于那两箱珍宝可能连溥仪也不知道到地有什么稀世珍宝了吧,不过据溥仪说他最喜欢的宝剑在回国时不见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