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宅腐萌”,现在好像挺常见的,随便刷刷都能看到。不像以前,感觉还是挺小众的一玩意儿。
我自个儿,开始接触这些,也挺偶然的。那时候还在上学,也没啥事干,成天就是瞎晃悠。有个同学神神秘秘地塞给我几张碟片,说是“绝对好看的动画片”,让我回去看看。
懵懵懂懂的开始
那就看呗。 具体是哪一部我现在都有点记不清,反正是日系的动画。也没觉得多特别,就当是打发时间。可看着看着,诶,好像有点意思。剧情、人物,跟以前看的那种给小孩看的动画片完全不一样。
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 把那部动画翻来覆去看好几遍。
- 开始上网找,找类似的风格,找同一个导演或者漫画作者的其他作品。
- 那时候网络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找资源挺费劲的,经常混迹在一些小论坛里,看别人讨论,然后顺藤摸瓜。
这就算是入“宅”的门,大概。就是对某一种或者某一类作品特别上心,愿意花时间去钻研,去找相关的各种东西。
慢慢拓宽的边界
看得多,自然就接触到更多东西。 比如“腐”这个概念。一开始我是真的不太明白,就是看一些作品讨论区,老有人说什么“CP”,什么“攻受”的。我当时就想,这俩男角色不是好兄弟/好对手吗?怎么还能凑一块儿?
后来也是在论坛里看多,加上有些作品它就是有那么点若有若无的暗示,慢慢地好像就有点理解。,原来是这么回事,就是一种粉丝的解读方式,或者说是一种特定的喜好方向。虽然我自己不一定特别沉迷这个,但也能理解为什么有人喜欢。
再然后就是“萌”。这个就好懂多。就是看到某个角色,或者某个情节,某个设定,一下子就觉得心里软乎乎的,特别喜欢,特别想呵护。可能是一个眼神,一句台词,一个小动作。
- 有时候明明剧情挺一般的,但就是因为某个角色特别“萌”,就能坚持看下去。
- 会为这个“萌点”去买海报、买小挂件什么的。
- 甚至自己学着画两笔,虽然画得不咋地。
现在的状态
这么些年下来, 当年的那股狂热劲儿肯定是淡不少。毕竟要上班挣钱,要处理生活里的一堆破事,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像以前一样,通宵看番,或者为买个限定版吃好几天泡面。
但是,这些东西好像已经融进我生活里。偶尔刷到相关的消息,还是会点进去看看;看到喜欢的经典作品出重制版,还是会去瞅瞅;跟以前认识的老朋友聊起来,还是能滔滔不绝地说上几句。
它可能不再是我生活的重心,但确实是我人生经历里挺有意思的一部分。从一开始的不懂,到后来慢慢接触、解,再到现在能心平气和地看待这些文化现象,这个过程本身就挺值得记录一下的。差不多就是这么个实践过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